第八十五章 波密王国
金磊说:“西藏早在西汉时就是中国的疆域,那时称为唐旄、发羌。唐朝时称吐蕃,逻些城是它的首府。元朝、明朝时属宣政院辖区,称为乌思藏。汉藏通婚,本是一家亲。”邢姬说:“文成公主为藏族的经济、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真是一位了不起的女性。”谷宗义说:“乌思藏是政教合一的政治制度,情况比较复杂,难以避免发生内乱外患。幸好我们先与波密王建立了同盟兄弟,在那里有了我们的一块根据地,成为进军拉萨的可靠军事基地。”
小双说:“昌都也是茶马古道上的一个商贸重镇,这里居住着汉、藏、蒙、纳西和尼泊尔、印度的商人与侨民。这次我们在昌都的生意特别兴旺,茶叶、丝绸、布匹非常旺销。回去的时候是否收购一些昌都的土特产冬虫夏草、贝母、雪莲什么的?”天赐说:“对于中药材我颇有研究。冬虫夏草是青藏高原的特产,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其实冬虫夏草既非虫,也非草,是一种虫草菌类。每年夏季有一种飞蛾在草地中产卵,当幼虫被虫草菌吞噬后,第二年就萌生成虫草菌。这种虫草菌只能野生,不能人工培育。虫草有许多种,不是所有虫草都有药用价值的,有的虫草还有虫卵和细菌,很难保存,弄不好会霉变,要好好监别。虫草清洗时很有讲究,只能在常温水下冲洗一分半钟,弄不好会丢失药用价值,最好是洗净后生吃。昌都出产一种虫草叫昌都黑,比较名贵。我们还是等到从拉萨回来时再采购一些吧。”
卞文雄说:“听原来驻守昌都的志愿兵说,昌都不像拉萨,它是茶马古道上的一个商贸重镇,南来北往的客商云集于此,将内地的茶叶、丝绸、布匹、日用百货、瓷器等奢侈品运往鸟思藏、尼泊尔和印度,又把乌思藏的土产冬虫夏草、贝母、雪莲、藏羚羊角、麝香运往内地。昌都囊括了原始宗教到藏传佛教的白教、红教、花教和黄教各个教派的寺庙。藏民的主要食品是酥油茶、糌粑、风干肉和青稞酒。遍布大街小巷的茶馆是藏民们必去的饮茶娱乐场所,他们可以不吃早饭,但不能不喝酥油茶。藏民能歌善舞,锅庄舞、藏族歌谣、对歌,别有一番雪域高原的藏族风趣。”天赐说:“听说着名的藏族史诗《格萨尔王》就在此产生并流传,还有卓舞、芒康弦子、丁青热巴,独具一格的异域风味,我真想去拜访会那些会唱《格萨尔王》史诗的艺人,采集有关藏族的民间文艺风采。据说这里最有名的寺庙是强巴林寺,经常有盛大的佛事活动。明天是酥油花灯节,我们一起去看看。”
强巴林寺位于昌都镇第四台地上,由宗喀巴弟子下·喜绕松布创建于明英宗正统二年。有五大活佛世系,十二个扎仓,僧人最多时达一千二百人,数以万计各类佛像,上千平方壁画,众多唐卡画,彰显了昌都地区能工巧匠的聪明才智。强巴林寺的法事活动很多,有藏历一月三日到二十五日的传诏大法会,是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发起的祈祷大会,僧侣和信教藏民向释伽牟尼像祈祷,并举行格西学位辨经和考试。藏历二月二十七日到二十九日的古庆神舞是消灾驱鬼,祈求五谷丰登,牲畜平安,社会安定祥和的大会。
今天是酥油花灯节,藏语叫觉阿却巴,是庆祝释迦牟尼与其他教派辨经胜利的盛大庆典。清晨,天赐带领小分队弟兄和部分志愿兵来到强巴林寺,只见成百上千的僧人和信教藏民在强巴林寺手摇转经筒,口念六字真言,围坐在寺庙周围转经。晚上,在各个扎仓经堂,搭起花架,放上彩色酥油捏成的各种神仙、五大活佛像,各类花木鸟兽,点上酥油灯,祝福祈祷。酥油花灯节,就像汉族的元宵花灯节一样,真是人山人海,颇为壮观。天赐、卞文雄、大双、小双、王士珍和部分志愿兵虔诚的加入了酥油花灯节盛大的庆典队伍,他们也像信教藏民一样,手摇转经筒,口念六字真言,围坐在寺庙周围转经。
天赐慷慨解囊,给寺庙捐赠了一百两银子,住持的活佛接待了他们,以贵宾之礼敬献哈达,招待他们喝酥油茶,并为他们祈祷祝福。大部分志愿兵都曾经驻守昌都许多年,他们说:“藏历二月二十五日还有个恭迎强巴佛活动,整个昌都镇家家户户,男女老少都上街,观看从强巴林寺庙恭迎强巴佛盛典。释迦牟尼圆寂后,为迎接强巴佛化度众生的时代早日到来,抬出强巴佛,众生口念超度经,绕强巴佛转一圈。据说这样可以祈求强巴佛早日化度众生。”天赐他们在强巴林寺逗留了一整天,晚上搭起花架,放上用彩色酥油捏成的神仙活佛像和花木鸟兽,点上酥油灯祝福祈祷,一直欢腾到后半夜才回到宿营地。
天赐他们在昌都休整了两天,又启程沿澜沧江南下,途经吉塘、邦达、白玛、吉达、然乌终于来到了波密。这一路上真是历尽艰难险阻,苦不堪言。一是山高谷深,森林密布,荆棘丛生,走在山谷崖壁间开辟出的崎岖不平的羊肠小道上,汹涌澎湃的江水就在脚下奔流,骑马行进反而缓慢,只能牵着马步行。特别是要通过索道或藤条渡过险象环生的江水,只能一人一马的单骑前进,那些火炮、辎重和货物更是费尽心机才过的江。二是气候恶劣,变化莫测,清晨骑马冻僵腿脚,只能骑一阵,再下马步行一阵,到中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