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末五代割据时期,李克用与朱温两大势力曾长时间处于胶着状态。
晋军占据泽州、潞州,李克用任命李克修为昭义节度使。
而投效朱温的孟方立也自称昭义节度使,控制洺州、磁州、邢州,导致昭义被一分为二。
李克用决心统一昭义,遂派遣李存孝攻打三城。
李存孝出兵即捷,连续攻占洺州、磁州,俘虏邢州主将,直逼邢州城。
孟方立见李存孝一路势如破竹、所向披靡,而他自己却外无援兵,内又与部下关系紧张,
他害怕被背叛,于是在极度恐慌中选择了自杀。
之后他的族弟孟迁接任节度留,并向朱温求援。
但朱温因他事牵绊,只能派王虔裕率精兵数百协助防守邢州。
李存孝无惧王虔裕的精兵,持续猛攻邢州。
最终,孟迁在粮尽援绝的情况下,只得捆绑王虔裕,开城投降。
至此,李存孝完全收复昭义。
然而不久后,李克用部下叛变,将潞州献给朱温,归降朝廷。
朝廷随即任命文官孙揆为潞州节度使。
朱温命葛从周、朱崇节领兵进驻潞州,同时护送孙揆上任,又命李谠攻打泽州,意图进一步侵占昭义。
李存孝得知孙揆将赴潞州,遂率三百人埋伏于孙揆必经之路的山谷中,突袭其军队。
此战,李存孝斩杀敌军数百人,并生擒孙揆。
在泽州奋力抵抗李谠军队的同时,李存孝又率五千骑兵驰援泽州。
他在泽州大败李谠,一路追击至马牢关,直到李谠无力再战,才回师攻打潞州,成功驱逐葛从周与朱崇节。”
“在这些战斗中,李存孝的功劳无疑是最大的,然而李克用却选择任命老将康君立为昭义留后,而仅将李存孝任命为汾州刺史。
李克用此举原是出于平衡内部势力的考虑,
他担心李存孝过于优秀的表现会引发其他将领的不满,从而影响军队的团结。
李克用的考虑其实很简单,
他就是觉得李存孝现在还很年轻,而且能力卓越超群,以后立功的机会有的是。
但李克用却忽略了重要的一点,
那就是才华横溢的人往往都心高气傲,最难以接受的就是功过不分,赏罚不明。
这一决定也为李存孝与李克用之间的裂痕埋下了伏笔,成为了日后悲剧的导火索。”
“在昭义全境的归属问题上,事态的发展也是一波三折。
好不容易收复的昭义再次出现了叛徒,新任邢州节度使安知建秘密投靠了朱温。
得知此事的李克用立即上奏朝廷,意图罢免安知建,让李存孝接任邢州节度使。
安知建闻讯后惊恐万分,立即率领部众逃离邢州,企图前往长安避难。
在逃往长安的途中,安知建必须经过郓州。
此时,郓州的天平军节度使朱瑄因与朱温反目成仇,正伺机向李克用示好。
于是,他在黄河岸边设下埋伏,偷袭了安知建,并将其首级割下送给李克用。
李存孝因此得以顺理成章地接任邢州留后,相当于代理节度使。
与此同时,镇州王镕与幽州李匡威联手夹击定州王处存。
王处存向李克用求援,李克用遂任命李存孝为先锋攻打王镕。
面对王镕和李匡威的十几万大军,李克用担心李存孝兵力不足,便派李存信前往前线增援。
然而,一山不容二虎,李存孝与李存信之间却存在着猜忌,两人互不信任,导致进攻受阻。
最终,李克用只得改派李嗣勋接替他们。
李存信一直对李存孝的才能心怀嫉妒,此次回到李克用身边后,便趁机诬陷李存孝背叛。
虽然李克用并未完全相信李存孝会背叛自己,但心中已然生疑。
此后,李存孝多次请求领兵出战,均遭到李克用的拒绝,甚至连原本承诺的节度使职位也未能兑现。
相反,李克用却将李存孝一直渴望的职位交给了李存信。
对于李存孝而言,不能上战场无异于被折断翅膀的猎鹰。
此时,李存信和康君立又在他面前进行挑拨离间,假传李克用的命令企图擒杀他。
迫于无奈,李存孝最终选择率领部队逃离,并转而投靠了朱温。”
“朱温对李存孝的投靠自然欣喜万分,毕竟他没有耗费任何精力、财力就收获了一员猛将。
朱温也立即任命李存孝为邢州、洺州、磁州三州的节度使,这意味着他已经掌握了昭义的大半领土。
李克用对李存孝的叛变感到震惊与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