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杨国忠为陈玄礼解释子为何要“出逃”以躲避“兵祸”,将一切的根源都甩到了远在汜水关的谢三郎头上,汜水关“战局不利”才促成了这一切,到了最后,还以一种不忍多言的姿态,对谢三郎守城的能力表达了鄙视……
陈玄礼听了杨国忠的话,犹疑了半,却也不得不承认杨国忠的有道理,他毕竟没在汜水关的战场之上,对具体的情况没有那么了解,单单听了杨国忠的言语,也不得不承认,谢三郎在汜水关的情况,恐怕不太好……
不过,这也不是子躲避兵祸的理由……吧?
毕竟,汜水关还在大唐的手上,就算谢三郎因为麾下将士太少,不敢出城迎战安禄山,却也没有想象得那么严重吧……
汜水关又不是被安禄山团团围住,他的背后是大唐东都洛阳,洛阳背后还有长安,长安背后更是正座下,难道还不能增援了?
别的不,自己麾下还有禁军六军十二卫呢……就算不如谢三郎麾下的淮南军精锐,一个个性情古怪,都快被养成老爷兵了,却也从来不缺乏在战场之上向敌人冲锋的勇气,如果让十二卫增援谢三郎,恐怕也就没有难以出城这一了……
结果,杨国忠仿佛早就看出来了陈玄礼的疑惑,打开背囊,直接递过来一份公文。
陈玄礼接过来一看,却是一份申请物资调动的公文,来自东都洛阳,请长安兵部支援一批箭矢,是要支援给汜水关,数量极其巨大,后面还附有一份汜水关向东都洛阳请求支援箭矢的公文……
“这……?”
陈玄礼看向了杨国忠。
杨国忠给他解释。
“这是七月三十那,我听闻扬州舰队损失惨重消息之后,马上进宫面圣,正好在城门外见到了运送公文的吏……
杨某就截下了这份公文,没有让吏将这份公文送至政事堂……
也正是因为这一份公文,杨某才服了子,与我等一同暂时前往蜀中避祸……”
明白了!
这一切就能通了!
陈玄礼仔细梳理了一下,才算明白了子“避祸”的前因后果。
什么是人家谢三郎如何,其实,全是杨国忠的锅!
杨国忠得知“扬州舰队损失惨重”的消息之后,着急忙慌地进宫面圣,还顺手在宫门处截下了一份公文,这公文,是在向朝廷讨要箭矢,也可以理解为在向朝廷求援,不要人,只要箭矢,明汜水关的守城物资不多了……
仔细想想。
扬州舰队损失惨重,明“防守反击”战略中,“反击”一环已经无从谈起。
汜水关守城物资不足,明“防守反击”战略中,“防守”一环也出现了问题!
别子如今是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就是从军半辈子、如今年富力强地统领子禁军六军十二卫的陈玄礼,听到这两个消息,也不得不为汜水关前的战局担忧,如果再加上杨国忠刚才提到的“积土为山”、“不得出城”等等具体细节,这份担忧,恐怕都要变成恐惧,真是怕谢三郎顶不住安禄山的十万大军啊……
至于李老三为什么要出京“避祸”……
陈玄礼不由得稍稍侧了侧眼神,看向了李老三身边的杨玉环,自从他进门开始,杨玉环就一言不发,手上可没闲着,不是给李老三倒水就是给他递点心,实在没得干了,索性就站在李老三的身后,动作轻柔而熟练地为李老三揉肩捶腿,简直把李老三给照姑无微不至……
这必然是杨国忠通了杨贵妃,在李老三耳边不断吹起枕头风!
想想也是,不单单是杨玉环,还有她的那些姐妹,韩国夫人、虢国夫人、秦国夫人,三个大姨子,外加一个子面前的红人杨国忠,轮番上阵,这阵势,一般人还真扛不住……李老三虽然不是一般人,显然,也没抗住……
至于为何暗中出京没有通知文武百官,为何要去蜀中而不是别的地方……
这些事,陈玄礼都懒得去想了,左右跑不了老杨家这一家子人!
想明白了这一切,陈玄礼也懒得多事儿了,你是子,你愿意相信老杨家这一家人,不愿意新任谢三郎,我有啥可的,我不过就是个侍卫头子,听话就好,你上哪,我就护送你上哪……
不过呢,眼前还有事情要解决,禁军将士,还在马嵬坡驿馆外头闹腾呢……
巧了。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一群人还没琢磨明白怎么应对禁军将士呢,又有人来报告,驿站之外,有十余名吐蕃使节也在闹腾,饿得……
陈玄礼听了,直接一翻白眼,没搭理这茬。
却不想,李老三和杨国忠倒是紧张起来了,杨国忠更是直接向陈玄礼出言,“陈将军,您看,能不能让禁军将士再帮忙找点吃的?吐蕃使节毕竟……”
陈玄礼直接摇头,给他们找吃的!?开什么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