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良骏笑道:“如此甚好。”
“西行之事,事关重大,途中只怕更是风波不少,有你准备的航海船只,我那是放一万个心的。”
齐温玉叹道:“未曾想,陛下竟然让你去接了此事。”
成良骏坐了下来,一只手担在桌上,缓缓道:“你,我,子笙,阿询四人相识这么多年,关系深厚,如今子笙伯爵之身,又娶了公主,更做上了琉球知府的位置,若是我继续在泉州,按照我同他如今的声望,长久下去,你是知道的。”他看向齐温玉,微微一笑。
“陛下是明君,爱重臣子,乃我等之幸,如今这般,于我也是最好的选择。”
齐温玉垂下了眼帘,走到一侧坐下,这也是他不愿意想的。
身为臣子,帝王之心也是他们该防备,猜测的。
“如此说来,你能回京城也是好事。”
成良骏轻点头,“西行之事虽然前途艰辛,但是有大乾奠定的基础在这,若是成了,将来我成良骏的名字,只怕要流传史书了。”
齐温玉听完,缓缓笑了起来。
“是啊。”
成良骏笑着看他,“自打你我相识以来,我便一心想要超越于你,可是每次考试,皆是落了你下乘,后来外放做官亦是,如今可算有机会了,怀瑾啊,日后我说不准真的要赢你一次了。”
齐温玉摇头失笑,“你这人真是......”
主事已定,户部,工部,礼部,兵部,吏部都着手准备了起来。
其他有参与的部门亦是。
此次西行,元武帝最是重视,在大乾人心中更是关乎着大乾的名声问题,是以,京城各部无人敢懈怠。
所行用的船只,携带的药材,礼物等皆是仔细挑选。
随行护卫的士兵,官员,太医等,吏部官员更是慎重又慎重的挑选。
就在众人忙得不可开交的时候,北溪县传来了好消息。
齐长安如愿中了秀才,得了北溪县县试案首 ,齐家众人得知此消息,大喜不已。
即便是齐温玉同齐温行,当年也没有中了县试的案首。
其次寓意不同,齐长安初考科举,便得了这么好的成绩,着实是一个好的开头。
工部。
来来往往的官员道喜,“恭喜齐大人,教子有方啊,大公子得了北溪县案首,可喜可贺啊!”
齐温玉以往的淡定,温和在这一刻也变成了骄傲,喜悦,但是嘴上还是说的很是谦虚,“哪里,哪里。”
.................
御书房内。
元武帝听了此消息,亦是诧异。
“齐家还真都是读书的好苗子。”
福安笑道:“齐尚书同齐知县可都是一甲出来的,家里的孩子那肯定是不会差的。”
元武帝笑着点头,“不错,俗话说得好,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着实有道理。”
福安恭敬道:“陛下说的是,咱们宫里的殿下们可不都是龙子龙孙。”
元武帝嘴角微翘,心情甚好。
齐长安中了秀才,齐温玉打算将他送去寒山书院读书,一是为了得到更好的教育,二也想让自己长子代替他在顾行止那里尽孝。
周氏同秦宜宁虽然不舍,但是考虑到孩子的前途,还是赞同了齐温玉的决定。
转眼到了六月。
西行一切准备妥当,成良骏率领着队伍在京城港口处拜别元武帝。
元武帝亲赐尚方宝剑,文牒。
文武百官相送,成良骏带着西行队伍顺着运河一路南下,往附近小国而去。
时间匆匆,下半年齐家又得了一桩喜事。
齐温行同穆善仪的长女出生了。
此消息传到京城,齐家众人皆是大喜。
尤其是齐长宁,家中可算有个妹妹了。
齐秀才同周氏更是欢喜的不行,吵吵着非要亲自去并州看看。
这位出自齐家二房的三姑娘,由齐温行取名,遵大房的名字,取齐长乐,意为一生长乐。
于此同时,平静了多年的中宫皇后也有了喜讯,元武帝大喜。
京城官员皆知,按照元武帝,亦或者是陈家一直以来,皇位传于嫡子的情况来看,若是皇后真的生出嫡子,只怕这太子位置非这个孩子莫属了。
转眼到了次年。
成良骏的西行队伍一封封捷报传来,附近小国,高丽,吕宋,马六甲,天竺皆被成良骏率领的大乾西行队伍踏足,互相转交了文书,结为邦交。
而京城,中宫皇后终于诞下了嫡子,元武帝下旨举国欢庆,大赦天下。
宫道里。
齐温玉同兵部尚书海常山,户部尚书王徽三人并排走着。
海大人感慨道:“中宫有子,实乃我朝大幸啊。”
王大人点头附和,“可不是,有了这位嫡子在,日后也能少些争斗啊。”
齐温玉点头,“西行队伍快回来了吧?”
王大人道:“不错,算日子应该到琉球那补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