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众瞩目之下,檀缨微微颔首,立论正式展开:
“学生以为,地并非平直,而是球面。
“孤帆出海远去,总是船体先没,再是杆帆,此为证。
“燕国之北与楚地之南,极星高度不同,此为证。
“月食之间,地的影子,打在月亮上恰有一个圆弧,此亦为证……”
此刻,檀缨虽然气势满满,侃侃而谈,但其实也就是完善了昨晚的学说罢了。
不过在结构上,他还是下了一些功夫的。
对他来说,所谓立论,根本就是写论文么!
这可太熟了。
写过多少不说,看过的没有一千也有八百了。
他这便以地圆为引,列证推导。
再以黄赤道为基,以范伢口中的南越人见闻为证,论明了南北回归线。
最后小论日食、月缺、星象和历法,将这些现象收拢于自己的理论之中,总结陈词。
未满一刻,檀缨便完成了一段由浅入深,精致工整的论述。
至于听者。
昨天未能列席闻道堂的人初听此论,难免久久无言。
在这天马行空创想的轰击下,竟连檀缨的俊美也先忘记了,全身心地浸入了想像力的海洋。
其中,嬴璃学识最为广,她在第一时间便在已知的学说中寻找案例,但最后也就只找到了类似“地是圆盘”这样的设想,无论完善度还是自洽度,都无法与檀缨媲美。
雏后这边,虽听得半懂不懂,但她却见过足够多的人。
尚未得道便夸夸其谈的文人也有,学富五车却惜字如金的名士也罢。
肚子里有没有货,有多少货,她根本不必听懂便可判定十之八九。
眼下,她见学博们频频颔首,此说之深,已不言自明。
当下,雏后亦不自觉地直了直身体,于檀缨多了几分敬重,再不敢以端详男宠的眼神去看他。
对学博们而言,历经一夜的辗转,对檀缨的理论不说滚瓜烂熟,也至少基本想通了。
今天檀缨的立论,在他们眼里更多的都是形式之美。
结构明晰,过渡圆润,还顺势完善了许多因果。
这让很多精心准备问题的学博,都悄悄将其收起。
没办法……檀缨已经预判到了这些,立论之间,便已回答了。
眼见檀缨初次立论便如此大成,姒青篁更是又气又痒。
这人怎么就这么能说?!
就没个短板么!
另一边,主持嬴璃见檀缨立论已毕,这便开口评说道:
“先前听说有一新学士要在此立论,我尚有些不服。
“如此听来,此论当真配得上老师们对席而辩了。
“对于接下来的驳论,学生已迫不及待。
“诸位学博,请。”
她话音刚落,便见庞牧应声而起。
“我想的浅,我先来。”
驳论之时,默认身份低的先开口,身份高的压轴,照理说庞牧身为学博第四席,应当矜持一下的。
但这茄脸儒士,又什么时候是个矜持的人了?
只见他荡开双袖,直视向檀缨。
待檀缨说过一句“请”后,一驳正式开始——
庞牧:“地绕日而行,其轨可为圆?”
檀缨:“近圆。”
庞牧:“为何不为方?”
檀缨:“老师可曾见过方形的漩涡?”
庞牧:“漩涡和轨道又有什么关系?”
檀缨:“万物运转,自有天道塑之,漩涡之所以为圆,天道也,地轨之所以为圆,亦天道也。”
庞牧:“好你个檀缨,要以‘天道’二字,解释一切你说不通的事情么?”
檀缨:“老师以为,天道可是突然落在我们脑子里的?”
庞牧:“自然不是,天道是求索出来的。”
檀缨:“如何求索?”
庞牧:“先观辨,再思悟。”
檀缨:“那四季平缓更迭,昼夜时长平缓变换,漩涡盘旋而转,掷出去的东西都会划出一个圆弧,这些便是学生的观察了。
“其后学生便开始思考,轨道若非近圆,四季必有混沌,昼夜必有失常。
“于是学生领悟到,地绕日而行,只能是近圆的轨道,再无第二种可能。”
庞牧:“你怎能言之凿凿说出再无第二种可能,你立于星辰中观察过么?”
檀缨:“我的身体没有这样的能力,但我在心里,已经观察过很多次了。”
庞牧:“什么心有有观?根本就是空想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