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九月下旬,陈雨带领仪仗队,马不停蹄的跑遍了江北占领区,宣读封赏圣旨。
宗族子弟尽皆被封郡王,以王翦为首的外姓功臣,三十三人被封国公爵位、郡公二十人、县公三十人、侯爵一百二十七人、伯爵一百八十人、子爵二百人、男爵六千多人。
只是这些勋贵被封的食邑,除了国公食邑较多,其他爵位食邑都还很少。
按李耘阳的原话说,就是爵位先给,食邑封地要自己去打,或是等天下平定后,再一并结清。
可这也压抑不住众人得到爵位的喜悦,尤其是王翦得到的爵位,竟是以国家为名的封号,唐国公。
而李种田得到的王爵封号,则是武安王。
大唐境内,所有军队的士气,顿时大涨!只因得到功勋之人,没有一个贵族出身,皆是与他们一般无二,过不下去的穷苦百姓,甚至,有些将军起义前生活比他们还差。
各地受赏爵位的大小军官们,没有任务或休息时,就会和底层士兵拉家常,如自己过去生活是如何如何惨,这样一来,更是激发了普通士兵对军功的渴望。
……
李耘阳在淮州军营内,一边处理各方传递而来的奏折,一边训练手底下这二十万大军。
时间进入十月,南方的冬小麦即将开始种植,李耘阳有预感,秋种结束,估计就是双方大军碰面之时,消耗战是不可避免了。
自己这边太缺少官吏了,根本没有多余之人管辖地盘,继续扩充地盘,地方控制力就会下降。
而且供养百万大军,每日能消耗掉一座山的粮食。
自己这边,必须把战场放到宿州、淮州以北地区,否则,本土打烂了,导致妇人和老人的大量锐减,几年后,打劫大户得粮食消耗光,本土连产粮的人都没有。
后方,晒盐制盐、种粮收粮,多数都是妇人、老人在做。
各处用人的地方太多了,开矿、冶炼、造船、打造兵器、铠甲、攻城器械、马上要用到的大量冬季衣褥,各行各业脱产的人实在太多。
多数都是农时种地,闲时上工,李耘阳还发布公文至各州、府、县,鼓励各地百姓多养牲畜家禽,做烟熏肉、腌肉。
让百姓在所有闲时,多去搜集吃食、药草,甚至,还不惜耗费人力,去印刷一批可食用野菜、药草,以及储藏方法。
以及制作大量的箭杆,鼓励百姓收集羽毛,换取食盐。
只要是大唐境内的山川河流,皆为公产,人人皆可从中获取食物。
……
华亭船舶厂,一艘九丈长、四丈宽的尖底福船,正被一步步试错间,搭建而起。
龙泉、杭州、东乡三府交界地,一座连地基都是水泥混凝土,浇筑而成的小城,正悄然缓慢建造。
乡野中,每隔几个村就会有一位寒门读书人,召集附近多个村的孩童前来听课,更有一些讲课之人,竟然是曾经的地主豪绅,只是他们的待遇就会差得多,人手两条铁链加身。
各村里之人,被残缺亭长告知,这是曾经压迫他们豪绅地主,他们这是在赎罪,只要保证他们不被冻饿而死即可。
也有一些顽固父母,不让家中孩童,甚至是女童前来读书,亭长就会拄着拐杖上门,斥责他们违背君命,不该享受今天一切,如此,辖地内男孩女孩,白日皆被赶出家门送去扫盲。
大唐更有一支断臂军,他们骑着骡马,四处巡视各地,一旦发现有不作为的亭长、或是草菅人命宗族势力,就会立马前往血腥镇压。
这就是清除掉士绅阶级的好处,李耘阳颁布的政令,都不会有一丝不和谐的声音,自各处冒出,但是,不代表没人会发出质疑,如地方的亭长,各地刚被安排下去的文官,就会有这类异样的声音发出,这时候,李耘阳不是立马清除异己,而是会派人下去调查,发现错了,立马就会改正,若是有争议,那就前来当面辩驳。
李耘阳的这种举措,一改之前在民间盛传,嗜杀成性的恶名。
各地官员纷纷上折子提出自身意见,对于那些万字,还没有写重点的折子,李耘阳直接调集一队士兵前去打板子,警告一次,再有第二次,直接发配边远地区教书去。
因为这事,李耘阳这个大唐皇帝,还特意让华亭府的印刷作坊,印发了一篇再敢废话连篇,不讲核心内容,直接贬去教书。
活字印刷技术的出现,导致大唐搜集到的很多孤本书籍,得以廉价传世。
有了收入的寒门读书人,几乎把改善伙食的钱都拿来囤积书本。
杭州城内,一座巨大的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