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有孩子失去双亲,无法生存,或者是家里有养不活的孩子。
可以交给孤儿院,让朝廷帮忙抚养,虽然说以后难以见到,可到底能活下来。”
胥吏一番耐心的解释,让一众百姓终于明白过来。
这还真是一个有利于民生的好政策。
毕竟,对于普通百姓而言,生活的艰辛使得他们的劳动强度极大,大都难以活过六十岁。
可万一活到了六十,又失去了劳动能力,无疑会给家庭增添沉重的负担。
如今有朝廷帮忙供养,自然是再好不过的事情。
孩童的情况亦是如此,尤其是女童,每年溺死的数量多达六七成。
许多女童甚至还未来得及见到太阳,便被亲人们溺死在水中。
这其中的原因,一是重男轻女的思想作祟,二是家里人口众多,实在是难以养活。
百姓大多善良,即便身处如此绝境,大多数人也不抱怨朝廷,只是恨自己没本事。
也叹大汉向来武德充沛,对外能够打服蛮夷,对内能够镇压百姓。
在封建王朝之中,大汉可称得上是典范。
然而,后世的王朝却逐渐陷入困境,对外难以战胜蛮夷,对内只剩下镇压百姓。
不得不说,华夏文化五千年的历程中,有两千年仿佛在往复循环,甚至原地后退。
到最后,人性被扭曲,人心被泯灭。
文明的巅峰,似乎永远停留在春秋大义的时代。
自进入大秦以后,华夏大地仿佛被长城牢牢困住,被三纲五常死死锁住,渐渐失去了以往的活力。
当然,开设孤儿院的政策不仅对女童有益,对男童同样意义重大。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谁家的大人都有可能遭遇意外。万一不幸发生,留下的孩子又该如何存活?
哪怕官府做得再不好,最起码也能给孩子一个活下去的希望。
不过,百姓也并非愚笨之人。好听的话谁都会说,可这政策到底能否真正落实,他们心中仍存有疑虑。
百姓们议论纷纷,忽然有人提议道:“谁家有六十岁以上的老人,要不去官府那里试试能不能领到粮食?”
“不用回家,老夫年过六十,可以去看看。”
人群中有人举手,随后一群人便簇拥着他,一同前往官府。
负责此事的胥吏见如此多人前来,虽然有些发懵, 但在验明身份,并在小册子上记录完整之后,还是将养老米发放了出去。
袁州牧如今正紧盯着这件事,丝毫不敢有半点怠慢。
转眼之间,“养老米”政策已经施行三天。这三天以来,政策的推行还算顺利,也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东郡境内许多老人们纷纷领到了救命的粮食,对官府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领取养老米的人数不断增多,覆盖的地方也越来越远,一些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
比如在远离州牧治所的地方,部分胥吏为了完成任务,敷衍了事,导致统计的数据出现偏差。
有些真正符合条件的老人被遗漏,而一些不符合条件的人却冒领了粮食。
还有一些官吏在发放过程中,故意刁难老人,甚至以权谋私,索要好处。
袁武得知这些情况后,怒不可遏。
无论何时,总不乏胆大妄为之人,还有那些抱着天高皇帝远、县官不如现管思想的胥吏们,他们的种种作为,邪恶程度简直令人发指。
袁武当机立断,当即召集兵马。派兵进入附近郡县,以雷霆万钧之势,将这些贪污腐败的胥吏全部捉拿入狱,清算他们以往的罪过。
政策刚刚施行,便敢违抗他的命令,可想而知这些人都是些什么货色。
从这群人里面随便抓十个来杀,但凡有一个没有死罪的,袁武都愿意亲自下场给他们赔罪。
在袁武的铁腕整治下,随着一批胥吏被捉拿归案,其余胥吏们也都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看谁都像是袁武的探子。
又过了几天,违法乱纪之事逐渐减少,发放“养老米”的工作也逐渐走上正轨。
然而,袁武心里清楚,这只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
仅仅解决表面的问题是远远不够的,深层次的问题还没有得到丝毫的解决。
有权不用过期作废,人性本私,只要手中有权力,便会想着为自己谋取好处。
以现有官员的贪污程度来看,此政怕是用不了三年,便会被官员们腐蚀得千疮百孔。
想要真正将政策落实下去,就需要赋予百姓一定的权力。
而要想让老人们真正过上安稳的生活,还需要从根本上改变兖州的经济状况,让百姓富裕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