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类型 > 让你直播普法,你上演完美犯罪? > 第七十二章 专家教你分辨谎言

第七十二章 专家教你分辨谎言

    大家心知肚明,这些是苏秦设计好的,却审不出任何有用的供词。

    直播间观众着急,参演成员更急。

    一共就十四天时间,无法顺利解救出范琳,人贩子就赢了。

    邪恶战胜正义?

    不可能存在的!

    大伙儿卯足了劲儿,非要争个高下。

    梁蔚超按照条例,将苏秦关在拘留室内。

    如果四十八小时找不到更有利的证据,就必须释放。

    周薰、刘也再着急都没用。

    章若楠作为范琳的老师,接受了警方的调查。

    可她的证词单薄,毕竟老师要管的学生很多,不可能一天只盯着一个人。

    而且,仅有的跟范琳相关的部分,又恰好为苏秦做了证明。

    “根据章若楠的口供,范琳确实亲口说过,是周薰让苏秦接送她的。”

    陆寒反复确认,得到的回答依然如此。

    “对了,章若楠还说,范琳的同桌也问过她相同的问题,回答是一样的。一个人如果撒谎,前后的回答可能会有偏差。”

    “两次都一致,大概率是没错了。”

    他以前接触过一点点心理学,知道点皮毛。

    直播间,陆寒的粉丝的吹捧声褪去,很快有网友提出质疑。

    “作为警方,陆寒的判断我认为有点片面。先说一下,我本科专业是儿童心理学。幼龄的儿童大脑发育未完全,有时候会把脑子里的想象当作事实。”

    “我是说,有没有一种可能,这些话是苏秦诱导小孩子说的?”

    两行字在屏幕中间停顿片刻,慢悠悠飘走。

    引起评论区的讨论。

    有同意的,不过反对的更多。

    其中就有专业人士指出:“这位大本的同学,你专业课一定不过关。因为你说的情况一般发生在三岁到五岁之间。”

    “之所以幼儿会分不清现实和虚幻,是因为这时候他们的想象力飞速发展,同时对世界的认知有限,容易把臆想中的事嫁接在现实中。”

    “你以为小学的入学时间为什么定在七岁?”

    “根据章若楠的证词和范琳同学的口述,苏秦听周薰的去接送小孩儿,应该是合情合理,没有问题的。”

    洋洋洒洒的一长串回答被李昌云注意到,他让中控把这条评论cUE在屏幕上,予以肯定。

    “这位网友说的完全正确。六岁之后,儿童大脑发育基本能达到70%到80%,是成长的黄金阶段。在这之后大脑的发育速度会逐渐递减,直到十八岁成年,基本定型。”

    李昌云补充:“已知范琳今年十岁,不会分不清现实和臆想。我想论证的是,陆寒说的一半对一半错。在大部分的情况下,说谎的人很难每一次都把细节描述的精准。”

    “但前提是,谎言复杂。”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才继续:“简单的谎言,比较笼统的那种,还是能重复多次复述的。”

    “我打个比方。”

    “我今天早上在路边摊吃了紫菜蛋皮小馄饨。”

    李昌云笑了一下,“谎话‘我吃了菜包’,这是笼统的,隐去了细致的信息,无论重复多少遍,都能准确无误的表达。”

    “因为只有‘菜包’是重点。”

    “另一种复杂的,‘我在海鲜自助吃了烤牛排’,这里的关键信息就变成了两个,‘海鲜自助’和‘烤牛排’。如果加入变量,比如一些数字,句子就更复杂。”

    “想要完整复述的难度也更大。”

    理论加上操作,很容易理解。

    弹幕噼里啪啦跳出来。

    “我明白了。李教授的是说,范琳口中的话关键信息少,容易表达。所以存在说谎的可能?”

    李昌云一直盯着评论区,看见后点点头,“对。加上一定的语言陷阱和引导,确实有误导性发言的可能。”

    “卧槽!陆寒!你清醒一点,不要被苏秦骗啦!”

    “苏律好阴险,连小孩子都引导!”

    “我倒是觉得苏秦挺精明的,唯一的证人范琳失踪,现在谁也没办法翻供。”

    事实的确如此。

    苏秦一个人在拘留室悠然自得,还能点咖啡。

    除了中午的盒饭菜多肉少,其他都可以给好评。

    在此期间,警方争分夺秒找线索。

    陆寒带了队人地毯式搜索他住的地方,里里外外,橱柜里都翻了,什么都没找到。

    群众演员很配合,老老实实按照剧本设定走。

    直到凌晨,才有了点消息。

    “鉴定科带回去的毛发、皮屑检验结果出来了,有一部分检测出范琳的dN
新书推荐: 恰好对上你的眼 开局,就是剑道天才,我拿什么输 电竞大佬的白月光诈尸了 王府老封君带着七个媳妇闹和离 火影:我在忍界开宗立派 女王大人请饶命 真西游记之前世今生 惊城剑雪 嘉佑拾遗录 全族被活埋,还让我护什么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