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帝王求签

    位于京城西郊的千年古刹,宝殿巍峨,梵音阵阵,香火缭绕,信众极多。

    它初名“嘉福寺”,清统后,康熙帝赐名“岫云寺”,而由于寺后有龙潭,山上有柘树,故世人一直惯称为,“潭柘寺”。

    关于这寺庙的传说,可谓趣味十足。

    这潭柘寺在鼎盛时期的清代,有房九百九十九间半,而在紫禁城内,也恰好建房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

    可见,这座寺庙俨然就是紫禁城的缩小版本。

    据传,明代的黑衣宰相姚广孝在功成名就后,坚决辞官,一心就在潭柘寺内隐居修行,每日与老友探讨佛理。

    后来,明廷要规建紫禁城,这总设计的担子就放在了姚广孝肩上。

    自然的,他从日常起居的潭柘寺中,获得了不少灵感,皇城中的许多建筑布局都能窥出潭柘寺的影子。

    故而,才有京城内口口相传的一句民谚:“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

    光绪也渴望从这座远近闻名的古刹当中,获得一丝心灵慰藉。

    于是,众人在入城之前,调转车头,轻车简行,身着便服,悄然入寺。

    “万岁爷,这潭柘寺真不愧是京城第一寺呀,这也太壮观了!”

    一众侍卫犹如刘姥姥进大观园,忍不住这瞧瞧,那看看,嘴里面是赞不绝口。

    佳景当前,光绪竟有种神游太虚之感,不经意间,有感而发:

    “殿宇巍峨、庭院幽雅,殿、堂、坛、室各有特色,楼、阁、亭、斋景色非凡。

    碧瓦飞檐掩映其间,叠翠流觞相映成趣,真个是气摄太行半,地辟幽州先呀。”

    说罢,众人跟在光绪身后,一路走一路看,先去敲了敲观音殿的石鱼,又去天王殿瞧了瞧里面的青铜大锅,最后才来到毗卢阁的开阔亭院。

    在这里所生长的两棵树,可称得上是整座寺的擎寺之柱。

    右侧,一棵千年银杏,枝繁叶茂,满树金灿。

    左侧的这棵树呢,不得不说,颇具神秘。

    传言,只要哪位帝王一登基,这树的根部就会长出新枝条来,慢慢跟主干合拢到一块儿去。

    可要是哪一位帝王驾崩了呢,它就会有一根树枝,黯然自折。

    光绪驻足,对着树干左右张望:

    “你们快来帮朕看看,朕的那根枝条在哪儿呢。”

    正在众人左顾右盼时,一个身着百衲衣的知客僧迎面走来,径直来到众人跟前后,鞠躬行礼:

    “阿弥陀佛,施主好雅兴,不知可否方便移步,纯悦方丈已在内室里,静候诸位多时。”

    光绪闻言,便将目光从树干上,挪到了知客僧脸上,见他一脸真诚,不似诳语。

    于是,光绪便也将双手合十,轻声回语:

    “烦劳高僧引路。”

    在知客僧的引领下,众人在寺中七绕八绕,一盏茶功夫后,终于来到了方丈室前。

    没曾想到,光绪前脚还未踏进室内,纯悦方丈就已同主持、首座、?监院?等寺内高僧迎面走出。

    一见到光绪,高僧们纷纷弯膝跪地,俯首磕拜。

    “陛下远道而来,老衲有失远迎,望陛下恕罪。”

    光绪眼见这纯悦方丈慈眉善目,和蔼可亲,讲起话来,竟有种轻风拂面之感。

    自知行踪已漏,光绪便不再遮掩,他上前一步,扶起众僧:

    “诸位大师无需多礼,朕此行前来,只为求签问卦,别无他意。”

    纯悦拈花一笑,起身后,侧身一旁,示意光绪等人入内叙话。

    众人刚一坐定,除纯悦方丈外,其余高僧都挨个向光绪行合十礼,各自忙碌去了。

    房门合上后,纯悦目光深邃,率先开口:

    “陛下,老衲早观天象,见云间有真龙游走,知寺内近日将有天子莅临。

    果然,陛下这一来,寺内顿时龙气升腾,满院生辉呀。”

    光绪脸上不动声色,心头却恬然一笑:

    “看来这得道高僧,也并非避世离俗之人呀,这该有的奉承话,是一句也不会落下呀。”

    “陛下,这是观音三十二签,占察善恶业报经,只要心诚,皆可根据经文求问世间诸事。”

    纯悦捕捉到光绪脸上的细微变化后,自认为恭维恰当,颇合圣心,于是才放心取出空心竹筒一个,刻字竹签一把。

    “哗啦啦~~哗啦啦~~”

    纯悦将签子放进竹筒后,当着光绪的面来回摇了几圈。

    “陛下,请吧。”

    光绪目光如炬,紧紧盯着油光发亮的小竹筒,似乎这里面真的是一个关乎国运的赌盘。

    手掌渗出点点细珠后,光绪在衣袖上擦了两把,而
新书推荐: 神级系统:从废柴到无敌 重生白富美后,她放飞自我了 人在东京,朋友很少 重生80,娶了异瞳小娇妻 星际之星际帝国星战四方 观察者的奇妙诸天之旅 抓嫖时人格分裂,却是神魔双修? 离婚后,手握空间虐渣渣 不是清冷影帝?我不追了你哭什么 重生08,开篇传奇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