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唇齿相依

    “报!!!”

    紫禁城养心殿外,一名禁军神情惶惶,右手高举着信套,一路狂奔,冲向殿内。

    一冲入殿中,禁军直接一个滑跪,跪倒在光绪面前,来不及喘口气,便急急向光绪禀报:

    “禀皇上!兵部八百里加急火票,边线防务有紧急军情,呈请皇上阅览圣裁!”

    光绪一听,急急走上前去,接过禁军手上的信套,并给一旁的随侍太监使了个眼色,太监意会,急忙搬来一张凳子,端来一碗香茶。

    光绪拆开泥封信套,拿出信笺,展开一看,上面赫然写着:

    “法国海军又犯越南北部,目前已占领河内地界,藩属国越南之政府,已向我国求援,请皇上、太后圣断,是否出兵援助越南!”

    此事非同小可!

    光绪在心中暗暗思忖片刻。

    越南紧邻我国云南边境,因其战略地位的特殊性,自唐朝末年起,便归为中国的藩属国之一。

    就算到了如今,按定制,外藩君主也必须接受清政府的“册封”并需定期派人到京“朝贡”。

    清政府也要按“薄来厚往”的原则,给予“朝贡”的外藩使团以优厚回赠,如此深厚的建交关系,理应对外藩有保护的责任,这借口,在国际上也可说得过去。

    心头打定主意,光绪抬起头,对大口喝茶的禁军说道:

    “你速去通知兵部,让他们有电报的发电报,没电报的誊抄原件一份,火速将军情递往各省督抚、京城各机关处,让他们尽快拿个主意出来。

    还有,通知军机处,回报一旦上来,即刻召开御前会议!”

    “嗻!”

    禁军将手中茶碗放下,拿起信套转身就走,临到门口时,他突然转身又行单膝跪拜礼,口里喏喏着:

    “皇上,这...这封信需要转呈给慈禧太后阅览吗?”

    光绪翻了个白眼,眼球都快转到琉璃顶上去了,随后没好气的回复:

    “你自己看着办呗。”

    禁军似懂非懂,起身缓缓向殿外走去。

    三日后,各省督抚及京城官员的回报传回京内,军机大臣们如期来到养心殿参加御前会议。

    “禀报皇上,太后,各省督抚、京官的奏报,我军机处已审阅整理完毕,现上报皇上、太后圣断。”

    恭亲王奕欣作为军机处领班大臣,军务大事,都是他首担其任的,这三日的奏报梳理工作,也都是他身先士卒,带领几人日夜加班赶出来的。

    “恭亲王辛苦了,麻烦你捡要紧的念念。”

    慈禧太后文化程度不高,阅读臣工递上来的折子颇有些吃力,早些年因为认不得字,也理解不了一些引经据典的典故,从而闹出了不少笑话,此后,她便养成了让旁人念出的习惯。

    恭亲王抬头望了眼端坐在宝位上的光绪,光绪目光坚定,与恭亲王对视了一眼后,微微颔首。

    恭亲王心领神会,拿起折子,清了清嗓子,抑扬顿挫的高声念道:

    “我朝近七成官员,认为中越两国唇齿相依,越南全境一旦被法国占领,对中国便有唇亡齿寒的危险,所以他们皆是主张出兵,援越抗法。

    其中,以山西巡抚张之洞的折子为最具代表性,他在上奏中,主张“守四境不如守四夷”,我国需要将抗击法国的战线推到越南境内,不可将战火延伸到我国境内。

    并且,他还建设性地提出了“争越、封刘、战粤、防津”的战略设想。”

    “张之洞不愧是我朝状元呀,他的折子,我就是爱看爱听一些。”

    慈禧摆弄着手上的金指套,头也不抬,漫不经心的回应着。

    “还有呢?”

    光绪接过话头,恳切的问道。

    恭亲王听后,便从袖中掏出另一本奏折,朗声念道:

    “回皇上、太后的话,接下来是我朝一些议和官员的回报,其中,臣截以直隶总督、北洋大臣李鸿章的折子为代表。

    李鸿章在奏报中,认为中国各省海防,兵单饷匮,水师又未练成,此时不可与欧洲强国轻言战事。

    中国若真与法国开战,一时战胜未必历久不败,一处战胜未必各口皆守,他认为,即使暂时取得一定的胜利,后续也会引来法国更大的军事报复。”

    光绪点点头,对李鸿章一派的说法并不感到意外,面对境外势力,他们多以避战求和为主。

    这些人,常常搬出,国家很穷呀,武器又落后呀,兵勇还不如洋人呐,这些借口来搪塞朝廷。

    其实,他们也多是为了自身利益着想,生怕战争一旦失利,朝廷震荡,甚至轰然倒台,那他们的高官爵禄也就是空纸一张了。

    “亲爸爸,这件事,您老如何看待?”

    光绪心中虽百般不情
新书推荐: 神级系统:从废柴到无敌 重生白富美后,她放飞自我了 人在东京,朋友很少 重生80,娶了异瞳小娇妻 星际之星际帝国星战四方 观察者的奇妙诸天之旅 抓嫖时人格分裂,却是神魔双修? 离婚后,手握空间虐渣渣 不是清冷影帝?我不追了你哭什么 重生08,开篇传奇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