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家先祖是贫寒之家,墙壁四周坑坑洼洼,屋顶下雨漏雨。
也没有什么桌椅板凳什么的。杨父早年参军作战勇猛,冲锋陷阵立下一些功劳。
但是年老力衰又瘸了一条腿就退了下来。
他生了三个儿子,虽然家庭不富裕,但是他依然让他们习文练武。
他们每天听见鸡鸣就起来训练,无论寒暑。
如此过了十余年,他们武艺已经差不多了。
恰逢皇帝征兵,于是兄弟三人和同乡数十人一起参了军,因为他们三人豪侠仗义,又好打抱不平,所以同乡数十人皆奉他们为老大,听从他们的安排。
平常每逢旱季,邻近的县总是仗着人多势众把河流引到他们那边去,而不许其他地方的人用。
他们三人来了之后,把他们打的鼻青脸肿,再也不敢放肆了,每次看见他们都逃得远远的。
在两县交界的地方有一块荒地,面积很大,两边都想要,但是总是争论不下,谁也不让谁。
于是决定比武定胜负,三局两胜。因为先前争水事件,我们不费吹灰之力就把他们打趴下,因此我们觉得必赢,但是没想到他们竟然耍赖,从别的县请外援,他们纷纷反对,但是因为先前没有说不能请外援,于是只能这样了。
好在只有第一场输了,第二、第三场总算是有惊无险的赢了,大家常舒了一口气。
他们三人决定把荒地给乡亲们,但是乡亲们不同意,觉得这是三兄弟靠自己的努力得来的和他们没关系,他们不愿意占这个便宜。
于是最后由德高望重的老人决定由三兄弟家种,乡亲们愿意帮忙的也可以帮忙,三兄弟给一些农产品给帮助的人。
有了这块荒地日子也渐渐富裕了起来,把房子拆了,重新建起了大房子,虽然没有那些富贵人家的房子那么好但是也不失温馨。
买了几匹布,置办了几件衣服。他们有时无所事事就上山打猎。
有时候打着个山鸡野兔什么的改善伙食,有时候还能打着个豹子黑狼什么的,他们的皮毛还可以换钱,肉留一些自己吃多的还可以拿到集市去。
集市中人声鼎沸,充耳间都是小贩们的叫卖声。
军队里训练吃的都很清淡,没有什么油水。
训练强度也很大,但是他们都咬牙坚持了下来,几个月下来,皮肤黑黢黢的,但是感觉强壮了不少。
他们大部分很幸运的分到了一起。刚进战场就被安排做了斥候,去探查敌方军情。
他们刚开始当兵不免有些紧张,但是被杨家三兄弟安抚了下来,虽然还是紧张,但是不影响行动了。
他们探查了周边几百里的地形地貌和军队的部署情况以及敌人的动向。
于是就返回军营,军营中各个将领都坐在那里等着,听着我们的报告很满意,觉得我们初次就如此细心很难得,怕我们搞砸了,好在我们没有令人失望。
其他几路斥候早早回营,报告的情况也都差不多,于是觉得出兵。
他们向着敌人的方向靠近,在离敌人十余里的地方安营扎寨,次日,发起冲锋。
初次作战他们数十人就一马当先冲了出去。
向着人多的杀,他们一个个都不惧生死,拿起武器就向敌人砍去,敌人的鲜血喷涌而出。
他们停顿了一会儿就又加入战斗。
敌人见他们如此英勇,于是向他们围了上来,他们很快就把刚刚围着的敌军消灭了。
但是围上来的敌人越来越多,他们有些难以为继,很快我们四周就被团团围住。
友军看见我们遇险,于是向我们救援,我们里外夹击突破包围。
我们看见敌军人多势众,于是觉得擒人先擒王,告诉了他们,他们也很支持,决定掩护我们。
我们朝着敌人的统帅冲去,怀着必胜的信念,他们一往无前,不死不休。
敌人冲到他们面前就被砍掉脑袋或被刺中心脏跌下马来。
眼看着就要接近敌军统帅他立刻又调了一批人上来,他们很快就将其歼灭,敌军统帅看见如此于是又调来一队但是依然被他们杀死。
敌军好像是幕僚样子的人物,在统帅耳边窃窃私语,好像是劝统帅暂避锋芒、择日再战。
但是那统帅好像不同意依然我行我素的拿起军旗调兵,眼看着就要杀到面前他也就没调了。
他拿起手中武器向我们杀来,虽然那个统帅年纪很大了,但是武器耍的非常的灵动,他们他们几人身上都挂了彩,但是他们依然不管不顾的向他杀来,敌军统帅挥舞着武器越来越慢,喘息声也越来越大,他们抓住机会一刀砍下头颅,然后拿到军旗,高呼“敌将已死,还不快快投降。”
哪知道敌军听闻爆发出惊人的战斗力,双目赤红,咬牙切